奥运后,为经济型连锁酒店买单之主?    经济型连锁酒店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奥运契机”,然而,后者却并不买账。一路攀升的成本、节节败退的房价、发挥失常的入住率像一波一波的浪涛打出了连锁酒店的泡沫。    曾让人们疯狂的“奥运概念”不仅没有为投资者带来预期的获益,反而使酒店的投住率低于平常水平,这些是否是连锁酒店“最后的日子”来临的征象呢?奥运之后谁将为这些酒店买单?     奥运不仅未能为连锁酒店带来预期的获益,反而之前的“抢楼”影响在奥运之后更显得尤为突出。     只有当经济型酒店发展到100家以上,分布城市超过30个以上时,管理“瓶颈”的问题才会显现出来。连锁酒店在扩张过程中能否建立合理的管理系统,继续扩张后能否保持健康的经营状态?摊子越铺越大,而制度和流程的管理也就被稀释了,寻找一种有效性能够更纵深延伸的管理模式是连锁酒店当下的新挑战。
| (本文已被浏览 4919 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