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RESUME)
张广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在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专职从事旅游研究以前,曾长期从事旅行社业.。1984-1986年在英国萨里大学旅游管理研究系作访问学者, 1999-2000 年在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管理学系任高级研究员。在饭店研究方面,出版过《旅馆世界 世界旅馆》和《饭店英语实务手册》等专著。长期担任《旅游管理》[英](Tourism Management)和《旅游休闲》[印度] (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杂志的国际编辑。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饭店业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张广瑞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尽管学术界对经济全球化起源的时代尚有争论,对经济全球化兴起及其发展的动因仍在探讨,全球化对整个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还难以量度,但是,这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显现,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不管你是否喜欢还是不喜欢,是欢迎还是抵制, 作为这一发展趋势的重要体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经营的集团化、国际化,早已不是理论上探讨,而是日益扩大的现实。
作为世界古老产业的旅馆业,也在顺应全球化这一趋势不断调整,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最早出现在欧洲和美国的旅馆集团、旅馆联号以及后来遍布世界各地的大型跨国旅馆集团、跨国旅馆管理集团以及形形色色的旅馆联合体,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具体体现。尤其是在上个世纪末期的10多年里,国际旅馆集团的频繁兼并、易手与重组,使一些大型旅馆集团宛如茫茫雪域上滚动的雪球,规模越来越大,覆盖面越来越广。1999年,仅世界第一大旅馆联号--西丹特公司(CENDANT CORPORATION)--一个公司在世界各地的旅馆达6,315家,客房数达542,630个。 按床位数计算,在英国,属于集团与联号的旅馆客房数相当于整个国家客房总数的30%,而在美国则在50%以上。 当然,这些大型旅馆集团与联号在这个行业以及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令人注目。
大型国际旅馆集团的作用
大型国际旅馆集团与联号的出现与发展,在世界旅馆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了旅馆管理和服务的标准化,提高了整个行业的管理与服务水平。旅馆集团化一个非常明显的作用就在于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从而有利于旅馆集团整体形象的确立,总体吸引力的增加。一些旅馆集团或联号不仅要求其旅馆提供的服务是一个标准,甚至要求饭店的档次及其服务对象也相同。而众多旅馆集团的出现,无疑激化了旅馆行业内多角度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又有利于整个旅馆行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尽管人们经常把旅馆?"星级"作为表示旅馆档次和质量的"国际通用语言",但是,作为世界著名旅馆集团或旅馆管理集团自己的名称或品牌,例如假日饭店(HOLIDAY INN)和皇冠假日(HOLIDAY INN CROWNE PLAZA),在市场上的信誉度远比不同国家(例如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或不同组织(不同的汽车俱乐部等)根据他们制定的标准所评定的级别高。因为这些品牌是旅馆集团根据市场需求而确立的,是长期竞争所赢得的,是被市场所认可的,它并不会因为旅馆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变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际旅馆集团所创造的管理方法与服务标准又成为整个行业效仿的对象,逐渐成为整个行业的惯例或标准。 2、 促进了现代新技术的采用,提高了整个行业的经营水平。大型旅馆集团仗持其经济实力、规模和各种资源优势,为新的科学技术的采用提供了必要和可能,而这是一般单个独立的旅馆公司所难以做到的。在某种意义上讲,现代旅馆集团是许多新技术应用的先驱。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例如电子预定、网络预订、电子信息、电子结算等新技术利用方面,旅馆集团都走在了前头。假日旅馆联号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拥有了自己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全部电脑化的预定系统HOLIDEX,在后来的10多年的时间里,又连续推出HOLIDEX II 和HOLIDAY 2000新的现代化预定系统,据信,这个公司当时的电脑预定系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电脑系统,从规模上讲,仅仅次于美国政府的通讯网络。也正是这些新技术手段的利用和不断更新,大大扩大了旅馆集团的市场范围,提高了整个旅馆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 培养了大批旅馆的专业人才,有利于整个行业的竞争能力。随着大型旅馆集团和管理集团在国际范围内的发展,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也随之很快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而随着国际旅馆集团在全球范围的不断扩大,管理人员本土化的策略势在必行,不同国家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在集团系统内部的流动也变得非常频繁,其结果是为当地培养了大批旅馆管理和其他方面的人才,直接提高了这个行业的人员素质和总体管理水平。旅馆业又是人员流动最频繁的行业之一,因此国际旅馆集团又成为各种旅馆人才的"培养基地"。改革开放后中国旅馆业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很好的佐证。没有大批外国旅馆集团和旅馆管理集团的进入,中国旅馆业不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水平,而相当一批当年曾经在外国旅馆管理公司或旅馆集团工作的职工,成了中国许多新饭店的高层管理人员。 4、 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对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传统上的旅馆业由于只提供有限的服务设施或项目,因此,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也是非常有限的。大型国际旅馆集团突破了传统单个旅馆的局限,增添了新的服务设施,拓宽了服务范围,进入了许多新的经济领域。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住宿设施之外,大型旅馆集团针对细分的市场,推出了会议、度假、公寓、健身保健等多种类型的专业型旅馆,除了传统上吃住设施之外,增添了大量的现代商务、商业、旅游、餐饮、会议、体育健身、娱乐、教育、庆典等设施、设备和服务项目,使之成为国际商务和消闲旅游者和当地社区的重要活动场所。新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创造了新的需求,刺激了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消费,从而使旅馆业对当地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中国旅馆业面临的挑战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旅馆业也是个古老的行业,商业性的住宿设施两千多年以前就在华夏大地出现。早在中国西周时代就创造了"宾至如归"的旅馆服务哲学 ,这一观念被一直承袭下来,成为现代招待业的重要服务原则。由于经济与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局限,中国旅馆业的发展在历史上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存在着很大的歧视与偏见,留下了"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的俗语。从新中国诞生到改革开放的将近30年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受传统观念和经济发达程度的限制,中国人的旅行活动鲜少,消遣性的旅游活动几乎不存在,致使旅馆业的发展非常缓慢。尤其是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在一种供给短缺且以公款消费为主体的状况下,作为一种社会接待机构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经营单位,因此旅馆业的竞争也几乎不存在。由于绝大多数旅馆设施为事业单位,不以赢得经济收益为目的,缺乏改善服务扩大服务设施和项目的激励,使之长期保持在一个最低限度,因此在经营管理方面大大落后于国际社会。尽管如此,中国在旅馆的经营管理上也不是一无是处,仍然还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值得发扬的传统。远的不说,就是解放后许多著名的国有宾馆,例如北京的北京饭店、钓鱼台国宾馆等,特别是在提供特殊服务、超常服务、情感服务等方面也有许多长处,许多经验。改革开放为中国旅馆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措施,为了促进中国旅馆业的发展,通过合资、合作、独资经营和引进海外管理的方式,不仅大大增加了全国各地旅馆的数量,扩大了行业的实力,增强了接待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使大批海外旅馆集团和旅馆管理集团进入了中国,使中国的旅馆业很快进入了世界旅馆管理、经营、销售的网络,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上实现跨越,大大地缩短了中国旅馆业在管理和经营上与国际社会的差距。这是有目共睹的。这也是旅馆业经营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象征。 然而,必须看到,对于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的旅馆部门来说,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经营国际化的发展大趋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此,中国的旅馆业也必须做出积极的反应,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如果说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大型旅馆集团进入中国这个巨大市场提供了新机会,如果说经营的国际化将进一步促进世界和中国旅馆业服务设施和服务程序的标准化的话,那么,中国旅馆业的未来发展更要考虑如何在保持国际标准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如何在不断扩大旅馆集团(包括海外的旅馆集团和中国自己的国际旅馆集团)规模的同时,要面对不同的市场,保持和培育中国自己特色独立旅馆的优势。这样做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一些旅游者,特别是公务旅游者,可能对在大城市内国际化、标准化的住宿设施情有独钟,然而,大多数的旅游者则把目的地住宿设施也看作是一种吸引物,也能够使异国他乡的旅游者获得独特感受、提高满意度。外出旅行的人所追求的并不一定都是设施的豪华或统一,而是舒适、方便、安全和新奇,作为临时住所,他们也并不是总是追求和自己惯常住所完全一样。相反,如果所有目的地的旅馆建筑都是一个风格,设施设备都是统一的样式,提供同样类型和标准的服务,那么,人们的外出旅行也就不会有什么新的感受了。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中国旅馆业的出路在何方,这一直是旅馆业和旅游业在不断探讨的问题。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入,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日益迫近,旅馆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也必将扩大开放,在人员、资金、设备等各种要素流动的障碍逐渐拆除,中国旅馆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来自国内同行,还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对手,特别是更加强大而成熟的竞争对手。对此,中国旅馆业应当考虑新的对策。
首先,充分利用海外旅馆集团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吸收现代化的管理的经验,实现国际上认可的管理服务标准化。  中国的旅馆业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产业部门,到2000年底,全国星级饭店就有10,481座,总客房数达948,185个 。另外,没有评星的住宿设施接待能力远远超过星级饭店。据国家统计局等单位1999年的一次调查表明,截止1998年末,除旅游涉外饭店饭店外,全国社会住宿设施约72,931家,客房数约为300万间。 也就是说,社会住宿设施相当于旅游涉外饭店客房数的3倍。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旅游需求的变化,竞争的加剧,大批社会旅馆的更新改造、设施与服务实现标准化势在必行。特别是原来拥有某些特殊地位的国有旅馆、饭店,"铁饭碗"受照顾的日子不长了,必须要投身到整个市场的竞争之中。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其它产业部门和私营部门也开始介入他们并不熟悉的旅馆业。所以说,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化是它们其不可逾越的第一步。必须看到,标准是在变化的,是在不断提高的。也许过去强调的比较多的是硬件设施的标准,而现在则更加重视的是软件服务的标准;以往突出的是舒适、便捷、安全,而现在可能更加关注钱花所值,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对国内许多带有浓厚招待所性质的旅馆来说,需要加快实现标准化的进程,要有一个跳跃。在心理和行动上,不要惧怕或抵制海外旅馆集团和联号的进入,而是把它们的进入当作为自己提供吸收现代化管理与服务经验的机会。 
其次,在竞争中打造自己的旅馆集团。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的旅馆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旅馆数量成倍地增长,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是,一个明显的缺陷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经济势力雄厚、管理经验成熟的旅馆集团。目前已经组建起来的旅馆集团虽然也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多是地区性的,没有形成全国性的网络;虽然有的饭店管理集团所管理的饭店数量不少,但没有形成自己鲜明的市场形象,也没有在市场上非常突出的品牌,只是一些饭店的集合而已。更多的旅馆集团是原来计划经济体系中某些系统改头换面而成,有的则是明显的"拉郎配",集团的形成仍然是政府行为,因此,虽然有了旅馆集团的形式,而集团所应当具有的多种优势没有能够发挥出来。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利用资本纽带,通过兼并、参股等形式,组建真正意义上的旅馆集团,形成中国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以特许经营权转让的方式,建立起中国自己的旅馆联号,并以资金或特许经营权转让的方式向全国各地和海外扩张。只有这样做,才能够和现有世界大型国际旅馆联号进行竞争。在国内,重点创建低价位旅馆联号,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国内旅游需求,根据旅游线路科学布局,抢滩大众旅游市场;而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有实力的旅馆集团要紧跟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足迹,瞄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走向,向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进军,抢占自己比较熟悉的市场。
其三,在旅馆建筑形式和服务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国文化的传统优势。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而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则是形成吸引旅游者的永恒的因素。具有5000多年悠久的历史、50多个民族的中国,其丰富而灿烂的文化将永远是最大的旅游吸引力。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旅馆业充分发挥其文化优势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能够在来势汹涌的全球化进程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作为住宿设施的建筑形式,除了在超大城市必须建造与之相匹配的国际化建筑之外,在一般城市或其他目的地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国际化",而是要因地制宜,突出当地特色。越是民族的,则越有世界性。因此更没有必要盲目地模仿什么"欧式"、"美式",也不要一味地复古。对旅游者来说,住一夜西南地区的竹楼或西北地区的窑洞,要比住城市一般酒店的感受深得多。在服务上,要尽可能地突出东方文化传统,突出中国人的殷勤、好客、朴实、细腻的服务方式,不可刻意地效法某个国家或某个民族的服务模式,而是要树立自己的形象。
另外,强化不同行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中国的旅馆业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但是这个行业对国民经济所起到的作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多少年来,不仅旅馆业行业内的联合与合作并不突出,旅馆业与相关行业的联合与合作也没有突出的进展。从而使这个行业缺乏活力。其实通过旅游这个纽带,不仅能够强化旅馆行业内的合作,更应当强化与其他行业的紧密合作。对行业内来说,不同地域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在行业外,特别是与交通业、餐饮业、商业、旅行社业、娱乐业等多种行业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国际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铁路交通业是许多国家创建早期旅馆联号的先驱。航空业,特别是国际航空公司,经常拥有自己的国际旅馆联号,新的飞行目的地往往就是旅馆联号扩张的目标。汽车租赁业或出租汽车业又往往是连接交通与住宿业的纽带。餐饮业与旅馆业宛如一对孪生兄弟,娱乐业、商业又总是和旅馆业相依相伴。旅馆业的发展为相关的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意,而其它行业的发展又会给旅馆业带去了客源。问题是不要停留在行业之间的自然联系上,而是创造条件,主动地开拓合作的机会,扩大合作的机会。因此,在一个国家内,如果行业间的合作非常紧密,那么这些行业的总体竞争力就大,相反,如果大家都是各自为战,则很容易被外来的竞争对手所击破。面对国际成熟对手的竞争,中国旅馆业必须下工夫用多种行业的合力来应对。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说的行业联合与合作,并不仅仅局限在本国范围之内,也应当包括区域级和全球级的联合与合作。全球化并不可怕,国际旅馆集团与联号的进入也并不可怕。似乎有句成语说得好,"打不过它,就和它联手"。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不妨也可以积极地创造条件,使中国的旅馆业有更多的机会和国际大旅馆联号和集团联合,借以增加自己的实力。
结束语
旅游业是个开放的行业,不同级别、不同档次的旅馆面对不同的市场。作为全球化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旅馆业要顺应潮流,乘风破浪,在世界市场上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作为国际竞争中的一个角色,必须寻找自己的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优势。妄自尊大、闭关自守使我们失去了许多向世界学习的机会;但妄自菲薄,东施效颦,也不会使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在这里愿意借用斯瓦布鲁克 (Swarbrooke 2001)对目的地在全球化时代取胜的战略作为结束语:
当那些竭力想扮演全球角色的大公司在谈论"从全球想,在当地做"的时候,旅游目的地则?"从当地想,向世界做"。也就是说,在充分利用全球化为其所提供的开发新的全球市场的同时,他们需要避免由于全球化所造成的产品标准化和丧失地方特色的现象。
有意思的是,随着市场变得越来越全球化,个别的当地景观的特色则可能是作为旅游目的地得以幸存和成功的关键。
我想,面对全球化的发展大趋势,中国的旅馆业或许也应当这样考虑自己的战略。
| (本文已被浏览 3690 次) |
|